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林云教授作《认了和猪的相依乡村——诠释猪文化》的报告。王林云教授的报告题目为“人类和猪的相依相存”。教授认为中国的养猪业不能只靠国外品种,要培育自己的品种。
王林云:人类认识猪的过程是从敬畏到驯化。
王林云:首先介绍了人类认识猪的过程是从敬畏到驯化。猪在商代被大量用于祭祀。猪字的甲骨文和生肖由来。猪栏神是民间祭祀的对象,传说姜子牙是猪栏神,因此民间多有“姜太公在此……”的说法。猪和人类的渊源可追溯到一万年前。新石器时代,猪作为食物储备。
现代家猪的祖先是野猪,公元前五千年左右,浙江出土的陶猪头大、嘴尖、耳竖,和现代家猪有明显差别。
周代养猪已经比较繁荣,已经出现了不同时间的分类叫法,在诗经中也出现了小猪归农奴,大猪归农主的分配。
古代还曾经有养猪出身的宰相和热爱养猪事业的人。
在瓦努阿图国,还存在猪牙货币,猪牙也是瓦努阿图人们心中的“国宝”,还把猪牙作为彩礼。
从野猪和家猪的比较可以看出,猪的耳朵越大,训化的程度越高。
明代“猪”和“朱”同音,在明代青花瓷中看不到猪的瓷器。
王林云:猪粮安天下,中国人离不开猪肉。和而不同,解决中国养猪业困境之道。
中国的养猪业不能只靠国外品种,要培育自己的品种,要和而不同。对于中国有限的土地,能否一直增加母猪的数量,需要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。